“十四五”资本市场蝶变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韧性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+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
2025-10-15今日股市,股票推荐,大盘走势分析,股市资讯,股票入门,短线炒股/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、热点股票推荐、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,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、实现财富增长!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。近五年,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4100多家增至5400多家,总市值从70万亿元迈上100万亿元,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.5万亿元,上市公司分红回购金额合计达到10.6万亿元……资本市场实现了量质齐升,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筑了坚实的金融支撑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与韧性。
展望未来,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下一步,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可围绕深化注册制改革、大力发展多层次市场体系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、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、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体系等重点展开,进一步提升市场功能、优化市场结构、防范市场风险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,自2021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0日,A股新增1444家上市公司,上市募资合计1.63万亿元。其中科技型企业1305家,占比90.37%,募资合计1.41万亿元,占比86.6%。目前,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,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,一批新经济龙头正在崛起。
另一方面,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,提高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,推动创新资本形成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底,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.4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2%。其中,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7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46%,公募基金投资制造业和科创领域股票规模超5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9%。
“下一步,需要通过制度、资金与治理的协同发力,完善‘科技、产业、金融’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,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。”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制度层面,深化科创板、创业板与北交所改革,优化发行定价与并购重组机制,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“募投管退”全链条,构建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通道与转板通道;在资金层面,通过完善长周期考核、净值化管理与税收递延等政策,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转向“主动赋能”;在治理层面,坚持“以信息披露为核心”的穿透式监管,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,严打财务造假与“伪创新”,完善分红回购与股权激励约束机制,健全估值与退市体系,营造稳健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
在资产端,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,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标的。出台“并购六条”,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、提升投资价值,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。推动优胜劣汰,实施两轮退市制度改革,拓宽多元退出渠道,2021年以来超200家公司平稳退市。出台市值管理指引,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回购,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明显增强。据统计,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合计10.6万亿元。
“资本市场的长期吸引力,取决于制度的确定性、资产的成长性与资金的稳定性。”章俊认为,在制度与监管端,要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,构建“融资有序、投资有道、交易有度、监管有力”的市场生态;在资产端,要坚持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核心主线,培育稳定、持续、可预期的股权回报文化,让“投资价值”真正成为市场共识;在资金端,要持续壮大“耐心资本”的供给,发挥中长期资金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、首席研究员龚芳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未来,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双向开放步伐可从以下两方面发力:一是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,将覆盖的市场及资产产品类型进一步拓展,可考虑进一步升级“中英通”,推出“中日通”“中韩通”,扩大内地与香港ETF互认的范围和规模。二是鼓励和允许证券公司及资管机构加大跨境产品的创新,更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跨境及全球投资的需求,持续提升资本市场的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