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高质量牛市”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+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
2025-08-07今日股市,股票推荐,大盘走势分析,股市资讯,股票入门,短线炒股/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、热点股票推荐、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,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、实现财富增长!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,说一轮完整的股市牛熊,通常可划分为几个阶段,而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市场特征和投资者心理变化:
在9月下旬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认为,A股会陷入永远的熊市,只有我这样的傻子一直在告诉大家,哪怕A股是屎,大粪也有自己的价格。
这不,短短一个多月时间,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救市之下,在各大财经媒体的“普及”之下,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,这是一轮“牛市”——不管暴牛、水牛还是吹牛,反正大家现在一致认为,这就是一轮牛市。
当然,要评估一轮股市上涨到底是“好的牛市”还是“坏的牛市”,还是有一些标准的。
问题来了——反正都是牛市,反正都要从100点到1000点,市场走快点儿走慢点儿,有什么好坏的区别么?
从2022年底到现在,美股市场涨跌源于上市企业本身经营业绩的变化,通过上市公司,一点点地反映并且实现经济变好的预期, 在这个过程中,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加入进来,并且也都挣到了钱,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,惠及到了几乎所有参与进来的投资者。
在2年多慢牛过程中,股市上涨的财富惠及了大多数投资者,财富效应的激励之下也敢于花钱,由此让美国的消费经济有了更坚实的基础,使得美国经济即便是在5%的高利率下,依然韧性十足,实现了投资者和实体经济的双赢。
2014-2015年的牛市,是从2014年6月的股市低点开始起步,当时沪深300指数大约在2100点附近,从2014年国庆节之后,因为各种伞形信托和民间配资的进入,股市进入了疯牛模式,短短8个月时间,沪深300指数就从2500点给干到了5300点,更不必说其他妖股小盘股的鸡飞狗跳……
然后,从6月中旬开始,股市又开始了跳水模式,短短一个月之内,沪深300指数,已经跌至3500点,然后一直阴跌到2016年初,跌至最低点2800点。
想想看,在这一轮杠杆疯牛的过程中,有多少人挣到了钱,又有多少人赔掉了钱?赚钱的人多,还是赔钱的人多,参与股市的投资者群体中,贫富差距到底是拉大了还是变小了?
2019年年中,来自清华大学、对外经贸大学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多位学者,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《泡沫与崩溃中的财富转移( 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 ),探讨了2014-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杠杆牛飙升到最终泡沫破裂过程中,到底是哪些账户赚到了钱,哪些账户赔了钱。
以相同初始持有量的买入持有投资者作为基准,从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,收入最低的85%投资者损失超过2500亿人民币,在这18个月期间,收入最高的0.5%的投资者却获得高达2540亿的回报;
与2014年6月的初始股权财富相比,在18个月之内,流动产生的累积收益,使得最底层的人群损失了28%的资金,最富裕的群体却获得了31%的收益。
哪怕是从最初的2100点,到后来牛市暴跌之后的最低点2800点,股市至少也暴涨了30%以上,可是,更多人选择消费了么?整个社会的消费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?股市与实体经济有互相促进么?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受益了么?中国的贫富差距改善了还是恶化了?
实际上,2024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的A股,几乎就是2014-2015年那一轮杠杆牛的Mini版,9月24日,央行宣布将启动“印钞买股票”,超级利好政策刺激之下,以股市最有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为例:
10月8日,开盘大盘涨停,假期筹钱的普通投资者,只能以涨停价买入,瞬间成为接盘侠,但很快就打开涨停,收盘涨5.9%;
从9月23日到10月15日,在短短10几个工作日的暴涨暴跌疯牛中,若不考虑原有的低位坚守的那些投资者,有多少人挣到了钱,又有多少人赔掉了钱?赚钱的人多,还是赔钱的人多,参与股市的投资者,贫富差距是拉大了还是变小了?
疯牛也许能为某些急需资金企业带来融资、带来债务化解,但更多的,是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,带来整个社会的怨气和普遍的不平衡心理等一地鸡毛。
至于所谓“拉动经济”,别逗了,因为加大了贫富差距,不仅不可能拉动经济,大概率还会因为众多普通投资者大亏而特亏,整体的消费还可能恶化呢!
好的牛市,也就是所谓的“高质量牛市”,就是大多数参与股市的投资者,都能从一轮牛市的上涨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的牛市;而坏的牛市,就是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赚到了钱,大多数投资者赔了许多钱的牛市。
以过去30年A股历史来看,非要找出来一段“高质量牛市”,其实只有一次,那就是——
2005-2007年这一轮牛市,持续近2年时间,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,绝大多数股市参与者都挣到了钱,虽然其最后照样是暴跌暴跌再暴跌,一地鸡毛,但相比之下过去30年其他的历次“牛市”,持续时间根本就没有超过1年半的,随后就遭遇了暴跌。
2005年-2007年的那一轮的股市上涨,与当时中国经济的持续上行交相辉映,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,实现了中国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——虽然,那个时候,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尚未参与到资本市场中,但就参与进去的人来看( 不看后来的暴跌的话 ),大部分人都分享到了股市上涨的财富效应,而且其下跌也不是中国国内的原因,而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,全球经济紧缩,导致中国当时的出口经济大受影响( 当时进出口贸易占中国经济的比例极重 )。
2005-2007年就是启动的背景,对内是中国城镇化开始兴起,居民和企业的债务杠杆率也都处于低位,劳动年龄人口还处于峰值,老龄化还没有开始,发展债务经济,有着巨大的空间;对外,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制造业开始初步崛起,美国也忙于反恐战争,西方各国为了压低通胀而对中国的廉价商品有着持续而迫切的需求……
看看上面2005-2007年的债务杠杆率数据,对比现在的债务杠杆率数据,就这样的对内、对外的环境、机遇和条件,你说以后还会有么?
说到“高质量”这三个字,2024年9月份A股暴涨之前,有人总结了一个“规律”:
只要大会提及“高质量发展”,只要媒体炒作“高质量经济”,股市必然会经历一波大跌。
资本市场认为,媒体所谓的“高质量发展”,其实就是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,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限制……以至于,“高质量”这三个字都跟着遭殃,成为了股市的毒药。
当前的中国,对内面临着债务杠杆高企、城镇化接近见顶、加速进入老龄化、房地产泡沫彻底破裂、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;对外有美国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加以打压,有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对中国产业链的围追堵截……
且不说当前中国产业链遭西方国家整体围追堵截这事儿,就说说全国性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,股市到底会怎样走,日本就已经给中国打了样了。
我曾经做过一个图表,对比1990年日本债务杠杆到顶、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股市的走向,对比2020年之后沪深300指数的走向,发现两者还是有点类似的……
很显然,因为债务杠杆率见顶,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,从1990年一直到2003年,虽然日本股市经历好几次反弹的小牛市,但这些牛市涨幅都很低,按照日经225指数来看,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,几乎没有一轮超过50%涨幅的牛市。
更进一步地说,如果以美国的股市长牛作为对比的线的一路暴跌,让绝大多数参与A股的普通投资者都损失惨重,2005-2007年的那一轮牛市,也根本算不上什么高质量牛市。更重要的是,此后的A股,几乎再也没有达到2007年的高点,也就是说,无数2007年入市的投资者到现在都没能“回本”……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千万粉丝网红“彩虹夫妇”中丈夫患焦虑症,长期失眠躯体化,称有钱人的烦恼多,曾自曝一场直播销售额2.3亿
一小区外卖规定引争议:外卖员进入小区后统一乘摆渡车送餐,保安全程陪同,物业:已实行数年,平台回应:已关注到,正尝试与物业方协商
命中率100%,王俊杰5中5砍13分,三分3中3&正负值+22全场最高
爱速特推出 AS72R 旗舰机架式 NAS,搭载八核 AMD Zen 4 处理器
十铨发布 NV5000 入门级 SSD:5GB/s 顺序读取,配石墨烯散热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