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+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2025年上半年投资理财全扫描
2025-08-09今日股市,股票推荐,大盘走势分析,股市资讯,股票入门,短线炒股/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、热点股票推荐、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,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、实现财富增长!
今年以来,投资市场在震荡中上行:A股市场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,创历史新高;理财产品站上30万亿元关口;公募基金规模达31.89万亿元;金价创18年来最大半年涨幅……攀升的数据,可观的收益,让投资者们信心大增,有人跑步入场,有人调整投资策略。这一切的一切,描绘出一幅生动投资图景的同时,未来的市场走向和人们的投资意向也变得有迹可循。
近日,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(2025年上)》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.67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2.38%,同比增加7.53%。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.12%,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4.18%。上半年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.36亿个,较年初增长8.37%。
具体来看,截至2025年6月末,存续产品共4.18万只,较年初增加3.78%,同比增加4.54%;存续规模30.67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2.38%,同比增加7.53%。
“随着存款利率下降以及居民预期改善,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。”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记者采访得知,因上述收益优势,不少投资者将存款“搬家”至理财市场,其中就有市民藏女士。“老二的压岁钱之前都是存定期,3月份正好有笔存款到期。本想继续存定存,但到银行问了一下,三年期的定存利率才1.5%,5年的也不过1.55%,跟当时的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相上下,就转而给他买了现金类理财产品。截至8月4日,这款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持仓收益率为1.64%,虽然没有达到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,但也跑赢了存款利率。”藏女士告诉记者。
至于未来趋势,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全年整体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万亿元以上。有业内人士建议,首先,投资者应选择与自身理财需求相适配的产品。其次,加强多元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日常流动性资金可关注投资期限较短、申赎灵活性较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、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。
今年上半年,A股市场大部分核心指数实现正增长。Wind数据显示,39个A股市场核心指数中,上半年有28个指数实现上涨,8个涨幅在10%以上,以涨幅前十的平均涨幅来看,为近五年同期之最。
在沉寂4年后,今年上半年,主动权益基金交出亮眼成绩单,赚钱效应明显。Wind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市场12571只基金(仅统计初始基金,下同)中,有10949只基金实现正收益,占比87.10%。有1622只基金为负收益或零收益,占比约12.90%。截至6月30日,44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50%,43只基金在40%~50%之间,115只在30%~40%之间,346只在20%~30%之间,1313只在10%~20%之间,9088只在0~10%之间。
市民薛女士自2022年成为基民以来,一直绿着的账户也终于在今年上半年翻红了。“今年以来,账户总收益率8.40%。持有的13只基金中,年内收益率为正的有12只,其中收益率超两位数的有8只。”8月4日,接受采访时薛女士高兴地说,“很庆幸,2023年和2024年市场差的时候,无数次想赎回离场,最后都坚持下来了。”
赚钱效应的影响下,今年上半年,公募基金规模和产品数量也维持在高位。7月25日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.39万亿元,再创新高。这也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。同时,基金数量持续扩容至12905只,较年初增加545只。
至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向,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展望下半年的市场行情,经济基本面弱复苏,等待后续刺激政策落地,市场风格预计还是小市值成长风格占优,特别是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成长类资产。同时具备稳定、高股息的资产依然有配置价值。此外,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农冰立认为,年初火爆的科技公司,经过上半年的震荡之后,实际上估值已消化到相对合理位置,下半年或将涌现新的投资机会。
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25.7%,创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。国际金价大涨背景下,国内黄金首饰消费量却出现大跌。7月24日,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称,2025年上半年,我国黄金消费量505.205吨,同比下降3.54%。其中,黄金首饰199.826吨,同比下降26.00%;金条及金币264.242吨,同比增长23.69%;工业及其他用金41.137吨,同比增长2.59%。中国黄金协会表示,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,但轻克重、设计感强、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然受青睐。金店金条需求仍然旺盛。
对于上述市场变化,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黄金首饰26%的消费量跌幅里藏着消费需求变化、审美疲劳和门店高溢价的三重挤压;金条与金币23.69%的消费量增幅则表达了“避险+抗通胀”的集体偏好。高净值人群把金条当美元替代品,中等收入群体则把50克、100克金币当储蓄罐,“买涨不买跌”的情绪被年初至今的涨幅彻底点燃。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副秘书长高泽龙表示,与传统观念中黄金饰品兼具装饰和保值功能不同,当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将黄金视为纯粹的投资品。黄金饰品在购买时包含较高的加工费和品牌溢价,在回收时价值会大打折扣,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。因此,消费者减少了对黄金饰品的消费,转而寻求更具投资价值的黄金产品。
除购买实物黄金外,一些黄金产品的投资情绪亦十分高涨,比如2025年上半年,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84.771吨,同比增长173.73%。至6月底,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9.505吨。
至于金价下半年的走势,财通证券认为金价年底可能升至3700美元/盎司以上。卢克林表示,下半年金价“易涨难跌”,区间会保持在3300美元/盎司至3600美元/盎司,甚至可能刺穿3700美元/盎司。此外,要提醒实物黄金投资者的是,此前央行印发《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》称,8月1日起,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(含10万元)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,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。
7月25日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称,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.99%。随后,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太保寿险、工银安盛人寿等发布公告称,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.5%下调至2.0%,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将从2%调整为1.75%,万能险从1.5%调整至1.0%,人身险公司需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产品切换,自8月31日24时起,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。
对于此次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,国联民生等多家机构表示,普通型人身险、万能险的预定利率降幅为50BP、分红险的预定利率降幅为25BP,分红险和普通型人身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,分红险对客户的吸引力有望边际抬升。中信证券则预计,保险公司9月份起将全面进入分红险时代,负债结构实现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的拐点。2025年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有望由2024年的25%~30%提升至40%~45%,2026年至2027年或冲击55%~60%,重回2013年前后的“主力险种”地位。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,截至7月28日,寿险公司年内已推出295款在售分红险产品,约占2024年总量的84.77%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预计未来3~5年头部险企分红险占比或超60%。
受保险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影响,上半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可观。日前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.74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其中,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.77万亿元,同比增长5.4%。具体到各险种,今年上半年,寿险、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.29万亿元、216亿元、4614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、0.1%、-6.1%。其中,寿险业务表现尤为亮眼,6月单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141亿元,同比增长21%,扭转了年初负增长的颓势。
对于二季度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,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主要有以下几点:首先,年初“开门红”行动受限而二季度享受了签单的“缓释效应”;其次,预定利率下调预期的“炒停售”;此外,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至“1%”时代,保险储蓄替代效应凸显,带动银保和经代渠道大额趸交及期交业务快速放量。虽然预定利率下调短期内可能刺激保费增长,但中长期看,将会削弱人身险产品吸引力。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,从中长期来看,人身险保费增速可能趋于平稳,维持单月增长5%~8%的区间。“高增速能否持续取决于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,单纯依靠利率优势难以长期维持。”柏文喜认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