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+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丨为何“十五五”时期要坚持投资于物和于人紧密结合?
2025-11-16今日股市,股票推荐,大盘走势分析,股市资讯,股票入门,短线炒股/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、热点股票推荐、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,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、实现财富增长!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。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。
制定和实施好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,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、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既定战略安排的必然要求。
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,是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优势。一部共和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史,就是一部接续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历史,也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、战略上不断成熟、实践上不断丰富的历史。在这个意义上,读懂了五年规划(计划),就读懂了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,也就读懂了不断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。
继全国两会关键词、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、“百年人精神谱系”关键词、“小常识与大道理”关键词、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系列专栏后,2025年10月起,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、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“30词读懂五年规划”专栏,推出30篇理论普及文章,以14个五年规划(计划)为主线,结合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,进行系统梳理和解读。
建设强大国内市场,要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。从“重物”转向“重人”并实现二者关系的均衡,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,提供了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实践路径。
习指出:“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,把‘投资于物’同‘投资于人’紧密结合起来”。“人民主体地位”、“人口高质量发展”和“人民高品质生活”的有机统一,需要政府贯彻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的理念和原则。于是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该理念写入规划《建议》之中。
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,并且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。当前,中国正从全面小康社会迈向高收入国家阶段,人的需求对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更加明显。《建议》将这种关系阐释为,以塑造新需求引领新供给,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。人的全面发展及其需求的全方位释放,需要政府投资在供给端实现深度变革,即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。
在理念方面,应从过去的“物本优先”向“人物协同”理念转变。《建议》提出,“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”。“民生需求”也即人的需求的全方位开发与释放,既能推动经济实现新的增长,也是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集中体现。
当前,影响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生成的主要因素,是人的全方位需求开发不足,现实中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。针对这一点,《建议》提出,统筹促就业、增收入、稳预期,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。
人的消费需求的升级决定了政府供给行为的转变,当前,中国正处于从追求物质需求的“硬件”,转向追求服务需求的“软件”阶段,也就是更加重视高质量的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供给。投资于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基础设施建设、技术改造、设备更新等投资于物,目的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,同时也需要劳动者素质提升、人才培养作为保障。《建议》提出,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,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,实现从“基建红利”到“人才红利”的跃升。
因此,在供给端方面,《建议》提出,“加强财政、货币政策协同,发挥好产业、价格、就业、消费、投资、贸易、区域、环保、监管等政策作用,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、消费拉动、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。”该模式揭示了人是“内需—消费—增长”链条的首位因素。
当然,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,并非对传统投资模式的否定,而是通过物的升级与人的进步的双向赋能,构建更高效率、更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。
实践中,应遵循发展规律和坚持系统观念,科学统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,既保持投资于物的动态平衡,夯实投资于人的物质基础,同时也适度倾斜更多资金资源投向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领域,推动公共服务、教育发展、医疗健康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保持同频共振。


